用长跑精神,创平凡事业——记 2004 届实用英语专业毕业生胡胜达

发布者:张磊发布时间:2022-03-17浏览次数:379


   人物名片

姓名:胡胜达

毕业班级:实用英语专业2004届4042班

   就职单位:舟山市伊萨船舶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沉稳又不失干劲的胡胜达,说起母校,话匣子一下子开了。他是2004届实用英语4042班的学生,当时班上有44位同学,这就像是一个你追我赶,互爱互助的大家庭。当时实用英语是比较受欢迎的专业之一。选择了实用英语的胡胜达至今还记得,从余姚农村来到宁波市区报到的那一天。下了公交车,正茫然无措的时候,学哥学姐们便笑盈盈地迎了上来,热情地帮着提行李,带着大家去各个点办理报到手续。他发现,这是一个热情、阳光、奋发向上的团队。他为自己能选择在这里度过最美好的大学时光而庆幸。母校带给他的积极、不畏艰难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为他日后前进中的动力。

    万米长跑上的忍耐常提醒他要坚持

    母校当时有20几个专业,其中实用英语是女生们的“天下”。班上只有10几名男生,所以一到运动会,男生项目完全没有优势。但为了班级的荣誉,男生们虽然人数少,却还是争先上阵,为捍卫班级荣誉而战。大二那年运动会,胡胜达选择了1万米长跑。这是所有比赛中最拼体力和毅力的项目,胡胜达说自己不是体育健将,但为了不留遗憾,还是咬牙坚持跑完全程。陪跑同学的鼓励和贴心地服务给了他无穷的动力,胡胜达说:“那次运动场的历练成为他一生的财富。”其实在母校除了运动场,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每一个领域都能找到这种拼搏的影子。直到后来自己创业成立公司,他时常会想起运动会上万米长跑时的那份坚持,让自己挺过了发展中的几个破茧化蝶期。

    班主任家中的孩子乐园

    当时的班主任是吴安萍老师,她负责大学英语的教学。吴老师只比学生们大五六岁,她想方设法让大家学得有趣,又学得扎实。课余时间,吴老师还会和先生一起带上一帮同事来学校和我们一起踢足球、打蓝球。学生们也是吴老师家中的常客。

    有一次,吴老师新泡了一坛杨梅酒,于是请孩子们到家中聚会,胡胜达说,那天大家聊人生、聊理想,说着笑着就将一整坛杨梅酒喝个精光。大家情绪高涨,到兴奋之时,只听见吴老师家的沙发“嘭”的一声被坐蹋了,老师和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这事过去10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日。他说那段快乐的学习经历,让他学会了尊重别人和从心底里爱惜别人。

    难忘的学校创业楼

    母校的创业楼是许多学生难以忘怀的地方。创业楼位于新大路1069号,是学校为学生们安排的创业孵化园。如果学生毕业有创业需求,就可以向母校申请场地,母校承担创业选择、贷款扶持、项目培育和孵化的系列支持。胡胜达现在闲时会去母校看看。常常会到和新校区一路之隔的老校区去走走。看着老校区里的创业园大楼,作为自主创业的代表,他感慨万千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如果有母校的提携和扶持,学弟、学妹们一定可以走得更加稳健而踏实

    大轮船上的万米长跑精神

    胡胜达的实习单位是由母校推荐的,他在宁波保税区国贸外轮供应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并留职。现在他所在的舟山市伊萨船舶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其实就是他实习公司的下属单位。他承担伊萨船舶总经理一职。因为是承接外轮靠岸后的检修、补给等相关业务,可以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他们都与海洋为伴,总公司年销售总额1亿元的业绩,都是大家拼出来的。一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艘远洋海轮,10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大轮船,还有装载几千标箱甚至1万标箱的集装箱货轮,最大的船舶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陡峭的舷梯有地面十几层楼那么高,要在这样的大轮船上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如果没有持久的耐力是办不到的。胡信达说,他从跟单员做起,常常用当年万米长跑的精神来鼓励自己走到今天。

    爱心与责任是公司上下的座右铭

    胡胜达所在的单位从总公司到下属公司共有150几名员工,他们虽是私营企业,但公司浓厚的慈善精神和社会责任,让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暖暖的爱心。每年的慈善一日捐已成为惯例。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员工一个不落的都参与了。此外,公司还与贵州晴隆县爱心结对,帮助该县修建了一座大山里被洪水冲走的桥,孩子们上学和村民外出就不用再跋山涉水了。胡胜达说:“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是公司上下员工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