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姓名:龚泽辉
毕业班级:经贸日语专业 1998 届
就职单位:杭州日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人生格言:做事先做人!三观一定要正!
“在宁波中专(李惠利中专),我幸运地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知遇恩人,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学习到浙江省第一家开设的日经专业知识,奠定了我的职业方向!回首过往,感恩母校,不忘初心!”龚泽辉多次说到“感恩”二字。
学校开设了浙江省第一个日经专业
1995 年,龚泽辉从余姚四明山中村考入宁波中专(李惠利中专),“现在的中村已是旅游休闲景区,但当时很闭塞,交通不方便,我能考入李惠利中专,到宁波读书,家里人都为我自豪。”
那时考上中专的学生,都是佼佼者,尤其是农村户口可以转城镇户口,对农村的优秀学子吸引力更大,意味着可以跳出农门,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从龚泽辉那一届开始不包分配,毕业后学生要自己找工作。
“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前瞻性。”让龚泽辉尤其骄傲的日经专业是李惠利中专和日本一所学校合办的新兴专业,也是浙江省第一所开设日经专业的学校。学生入读后符合一定条件,还可以到日本进一步深造学习,所以对广大学子来说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知遇恩人改变我人生轨迹
中专的三年,正是一个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龚泽辉回忆说,他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班主任郑卫东,“人一辈子难得遇到几位知遇恩人,我很幸运,在人生中最关键时期遇到了郑老师,他是我人生中第一位知遇恩人,对我的帮助特别大,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龚泽辉说自己刚到学校有点自卑,“当时我 18 岁,年纪比同班同学都大,又是从山区来,难免自卑。”但是郑老师在入校第一周就安排我当寝室长,“我们是大寝室,18 个同学一起住,初来乍到,寝室长的工作使我在同学中树立了威信,更重要的是,打消了我的自卑感,提升了我的自信心。”
三年时间,龚泽辉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积极参加学生会,并成为了劳卫部长,“学生会的工作大大锻炼了我的各项能力,我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也培养了自信心。”
学生年代的友谊最为纯粹
如今,踏入社会已有 20 年,回忆起和同学们一起奋斗努力的时光,仍是记忆犹新,“我们班一共 35 人,女生 26 人,男生只有 9 人,男生想组织一个足球队都难。”但是就是这么几个男生,在运动会上却总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我们一人参加好几个项目,还能拿冠军!”
同时,他也在专业知识海洋中翱翔,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他说:“经贸日语要求很高,既要学好语言,了解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化,又要掌握经济贸易知识,学会如何做生意。”
“同学间的友谊最为纯粹,在朝夕相处中,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工作后感受尤为强烈,现在我们这些同学联系频繁,有时候还拉上郑老师小聚。”
“1998 年,我读三年级,到北仑参加新校址的奠基典礼,见证了学校从中专升级到学院的重要时刻!”龚泽辉说,自己是幸运的!
工作后两年日本留学深造
1998 年,21 岁的龚泽辉中专毕业,他选择了工作,“那时我们班第一批有 6、7 个同学选择到日本留学。”他所就职的公司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私企——杭州日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日本的出口贸易,主打冷冻蔬菜罐头食品。
日常工作中,和日本客人交流,“我迫切感到需要更强的专业知识。”龚泽辉终于明白了何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于是 2000 年,他辞职到日本留学。“我读了日本语学校,再考入大学,而且是边打工边学习。”他选择服务金融专业,原因是“学费便宜,还有奖学金。”
四年后,学成归国的龚泽辉面貌一新,“我对日本文化包括日本人的性格和工作方式都
有了深入地了解,这将为以后的生意添砖加瓦。”
满怀感恩之情 事业发展风生水起
龚泽又回到了日新,“我在日新创办时就加入了,除了留学这段时间,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我非常感谢公司,它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在工作中,我也很幸运地遇到了另一位知遇恩人——我现在的老板,他给了我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 20 年的发展,作为工贸结合型企业,日新拥有股份和设备投资合作的工厂有五家、其他协作工厂数十家,均按照国际化生产标准。此外,日新与工厂实行订单管理、产品研发、资金配套等深度合作,年产值达 2 亿元,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全国第五。
龚泽辉说,自己很幸运,见证了日新发展的每一步历程,看着公司从小到大,步履扎实。如今的他已成为日新公司股东,事业发展更是风生水起。
值得一提的是,龚泽辉的爱人也是宁波中专(李惠利中专)毕业的,两人还是同一届校友,“那时我们都去参加市运动会,就这样认识了。”龚泽辉幸福地说起与爱人初遇时的情景。虽然他在杭州工作,却将幸福的小巢安在了宁波,“我们常常聊起学校时候的趣事,真是美好的回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