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准确,做事要认真 ——记 2003 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生顾志伟

发布者:张磊发布时间:2022-03-27浏览次数:419

人物名片

姓名:顾志伟

毕业班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专业2003届4032班

就职单位:余姚市淇亮灯具厂总经理

人生格言:“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母校的三年学习都是美好的回忆,不仅教会我专业知识,还让我树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顾志伟说起母校和师长们,感恩满满。

    作为 2003 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生,顾志伟坦言,大学生活相对高中阶段是轻松和自由的。在师长的辛勤培育下,既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学习了企业管理经验,更让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彻底改变,实现了自身价值。而选择机电一体化专业,恰恰成为自己事业成功的基石所在。

    图书馆是学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回忆 15 年前的母校,顾志伟说,老校区校舍不大,教学楼只有五六幢,但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也特别浓厚。最难忘的就是图书馆的阅读时光。

    受家庭环境影响,顾志伟从小性格内向,甚至有时觉得不够坚强,适应能力差。进入大学之后,母校的教学氛围彻底改变了他。

    “大学三年,我一改高中段的学习态度,从零开始发奋苦读。”顾志伟说,自己连续三年担任副班长,大一还获得了二等奖学金。当年的 2000 元奖学金可是一笔“巨款”。班主任激励自己,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不要荒废大学时光,多学点知识。

    此后,图书馆的诸多学子中就多了顾志伟。可容纳几百人的图书馆常常座无虚席。受浓厚的读书氛围影响,顾志伟的学习兴趣陡增,除了周末回家,不少空闲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学习了许多工程技术类的书籍,为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供了极大帮助。

    母校教育理念和水准都走在全市前列

    “母校的教育理念和水准在当时都是走在全市前列的。”顾志伟介绍说,当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领域广泛,也是比较吃香的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很广,甚至被很多企业提前招揽人才。尽管如此,母校仍倡导学子们,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通过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学习,养成做事严谨,追求完美的优良职业操守。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顾志伟常常去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把理论应用到实践设计操作中去。

    顾志伟坦言,母校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性人才,还常常引导学子们,我国在机电一体化起步较晚,目前还有大量的应用要依靠进口设备技术,学好真本领才能实现强国富民梦。

    在顾志伟眼里,如今的新校区占地面积更大,校园更美丽,师资力量也更强。如果没有母校的三年培养,没有师长们的辛勤教诲,事业的成功从何谈起。

    从性格内向到树立创业自信心

    三年的大学生活,让性格内向的顾志伟有过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走进社团;第一次获得奖学金等等。这些看似平常,但却彻底改变了顾志伟。

    在校三年,顾志伟期末测试综评成绩都是“优”,他甚至自信到每次考试可以提前半小时交卷。对此,顾志伟感恩而言,得益于学校人性化的教学。

    在参与管理班级事务的同时,顾志伟逐渐融入了学校生活,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社交能力。虽然他也尝试过失败的滋味,但每一次的失败却成就了他的一次次成功。在老师的殷切教诲下,顾志伟的创业目标更加坚定。顾志伟骄傲地说,最重要的还是敢于创业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三年专业学习助推事业成功

    “我很庆幸在母校的三年专业学习,成为助推我事业成功的基石。”顾志伟介绍说,大学毕业之后,与同届学子一样,自己也从事过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曾经花了 5 年时间积累工作经验。

    2007 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顾志伟以 50 万元起家,注册成立了余姚市淇亮灯具厂,花了 10 年时间自主创业。虽说这是男人该有的事业,但起步艰难。

    好在有家企业想采购一批塑料配件,但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不佳,这让顾志伟抓住了商机。

    “从早上 7:30 到下午 5:30,我一直站在注塑机旁边调试工艺,狠抓产品的合格率。”顾志伟回忆,最难制作的是透明 PC 塑料制品。比如眼镜镜片的生产度数要求高,注塑工艺要调整到很精确位置,这对技术含金量是个极大的考验。

    也许,体力上的辛苦可以承受,但一开始生产的大量次品,让顾志伟殚精竭虑。通过自己不断的工艺调试,3 年后企业才走上了正轨。

    “最高的年产值已近千万元,这是当年创业时不敢想的。”顾志伟坦言,创业最艰难的时候,脑海里浮现最多的就是师训:“数据要准确,做事要认真。”要说创业动力,也是想为母校争光,把自主创业的路坚定的走下去。

    “数据要准确,做事要认真”的师训受益终身

    “感谢母校搭建这么好的平台,通过工厂实践,还学到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精髓。”顾志伟这样评价母校的影响力。

    大学实践期间,顾志伟曾在一家中外合资的汽车配件厂实习。印象最深刻的是工厂一尘不染,操作规范,还施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 的管理守则。如今,这套管理守则也被顾志伟引用到企业管理中。

    “虽然管理上还有一定距离,但如果没有母校提供的实践平台,肯定还要经历一段非常时期呢。”顾志伟说,除了社会实践,师长的教诲更是受益终身。

    “‘数据要准确,做事要认真’的师训一辈子受用。”说起班主任王灵玲老师,顾志伟至今感恩。当年,26 岁的王老师主讲机械绘图。她不仅认真负责,教学上更是宽严相济。老师还经常陪着上晚自习,现场解疑释惑。

    “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这是我的人生格言。”顾志伟感慨,15 年前,毕业聚餐那天,同学们难舍三年师生情谊,可老师送给同学们的依然是这句师训。如今,15年过去了,不忘母校教诲,不忘师恩师训,在壮大事业发展的同时,自己也为母校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未来,祝愿母校发展再创辉煌!